找到相关内容370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‘杂阿含经’研习:佛说有关在家能证果部份

    解脱,谓众生之本性清净,无系缚染污之相。二、障净解脱,谓家生之本性虽为清净,然由无始以来烦恼之惑,不得显现本性,今断此惑障,得解脱自在也。”‘成实论·分别贤圣品’载:一、慧解脱,阿罗汉未得者,是为唯解脱证涅槃之智慧障者,故曰慧解脱。二、俱解脱,阿罗汉得者,是为解脱慧舆之障者,故日俱解脱。”据‘杂阿含经’第一二一二经载:“佛告舍利弗,此五百比丘中,九十比丘得三明,九十比丘得俱解脱,余...

    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2363713.html
  • 禅定是什么

    上进时,超过无所有处之想,及识处以下有所有想,名非有想;非无想者,谓非如无想及   ,一切诸想皆悉灭。得自在故。⑧想受灭(即)解脱——修习暂背弃受想,令离障。(后更详解)   (二)八...(无想定和)等。这里侧重说明五现见等至和二无心。   (一)五现见等至:是见道以上的圣者修习五种观行,能亲所见、明了见,故名现见等至。圣者于修道所断烦恼,制伏对治有二:初不净观,为令贪欲不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3667513.html
  • 研究生考试唯识试题

    就是圣者修的,亦名灭受想定。他们相同之处有:   1、二无心的加行,都是以厌离“想”心所为先,然后正行伏想、灭想,而成就。   2、二无心修成就后,都是以他们的定力,灭掉了前六识及其相应心所。   他们不同之处有:   1、二无心在加行时,无想定但厌“想”心所而得成就,不但厌想心所且亦厌受心所而得成就。   2、外道修无...

    智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0068620.html
  • 干布国王—杀众罗汉 恒受狱报

    罗汉。有一天,这五百罗汉出游,到了王宫内化缘後,去附近的公园里,在树下结跏趺坐入。第二天早上,干布国王带著王妃眷属共去花园中游乐,干布国王独坐一处观赏景色,王妃眷属们四处采花摘果自由地戏耍。当...那里坐禅入定,其它一无所获,他便生起了憎恨心,想:如果没有这位独觉,肯定能捕到猎物。於是在一怒之下把独觉杀害了。因此,又堕入无间地狱受无量劫难言之苦。此业报,遇正觉师如来,在其教法下出家得证罗汉果。他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62017063.html
  • 论五位百法的思想底蕴

    有限,此一主体与其他众生的共性即众同分也将消失;未证得佛法,命根无限,众同分也将保持。  5.无想定,为证得无想果而致力于使一切精神活动停止的禅定。  6.,也叫“灭受想定”。为使思想活动停止而...受和乐受的精神境界  (还有舍受)。  5.想受灭无为,也称无为。进入以后不再有前七识及其心所出现的精  神境界(连舍受也没有了)。  6.真如无为,不变不妄、本来清净、永远真实的真理或...

    徐绍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0640720.html
  • 也谈禅与玄学

    的最高境界‘涅’与玄学思想中的‘无为’在本质上并无区别”,不生谓之“涅槃’,不灭谓之“槃”,更有有余、无余诸种不同。《大乘义章》(卷一八)云:“外国涅槃,此翻名烦恼故,生死故,名之为;离众相敌,大寂静故,亦名为。那者名息,究竟解脱永苏息故。息何等事?息烦恼故,息生死故,又息一切所行事故。”“无为”则仅相对于有为言之而已。以修定言之,“涅槃”由所趋,“无为”则属无想定。禅者正得真三...

    非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3442430.html
  • 阿赖耶识浅说

    、色、识”三相依而住,若无此识,名色(初形成的胎体和未现行的六、七识)即无所依。  8。 有情依四食而住,即段食、触食、思食、识食。此识食即指第八识。  9。 入,六识不起,寿暖尚存,仍有生命,...加行位、入见道位、悟契真空,登初欢喜地,了达诸法自相、共相,最初转为妙观察智,至第七远行地,二障伏,方得圆满;第七末那识,不再执我,观诸法,众生平等,同时转为平等性智,即舍去阿赖耶之名。  2。 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3143070.html
  • 禅的演变

    贪、嗔与痴。制不饮酒戒则是佛教的特色,因为佛教重视智能的开发,而饮酒会使人心智昏乱。  修定是修九次第,即色界四禅、无色界四,再加阿罗汉的解脱,亦即,合而为九。这些境从浅而深,从深而浅,...早期的《中阿含经·龙象经》第二中的“龙相应颂”,称赞佛为大龙,而说:“龙行止俱,坐定卧亦,龙一切时。”(《大正藏》一册.六○八页下)  《维摩经》卷上〈弟子品〉也说:“不起而现诸威仪,是为宴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145045.html
  • 禅说

    ,全称“禅那”,是“”的意思。禅可分为如来禅(行住坐卧皆在中),祖师禅(机锋凌利,电光火石),小乘禅(但忘人我,未空法执),口头禅(人云亦云,不懂装懂),蛤蟆禅(只蹦得一蹦),野狐禅(外道邪众借佛法之名惑众)。等等。禅有四禅八之分,实则更有,金刚喻定等很多种,此不一一列举。   如今港台大兴所谓“禅学”,谈闲适,谈性情,谈安详,实则均属外道,曲解禅意。事实上,禅里哪里有什么安详云云。...

    果化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546134.html
  • 云何为『八解脱』

   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』。此四者依四无色而起,各於所得之,观苦空无常无我,生厌心而弃舍之,故名解脱;(8)『灭受想定解脱』。身作证具住,灭受想定者,也,是亦依第四禅弃舍前之非非想,即一切之所缘,故...云何为『八解脱』?兹依《大乘阿□达磨杂集论》所开示,分述之如下:   (一)【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】。云何有色观诸色解脱?谓依止静虑於内未伏见者色想,或现安立见者色想,观所见色,住具足中若若慧,及彼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3849119.html